《金基研》 祁玄/作者
2024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結束后,資本市場也隨著時間邁入新的一年。在過去的一年,基金行業交出了一項值得稱贊的成績單,相關數據顯示,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指數在2024年內分別漲12.67%、9.34%、14.68%。在市場穩步向前的同時,2024年權益類基金凈值增長率達到5.63%,而指數基金凈值增長率達到10.87%,要優于前者的表現。如此情形下,指數基金是否值得追捧呢?
?
一、“解構”股票資產的收益來源
股票指數基金的表現,同樣也是權益類資產的類型,因此對于“解構”該基金的盈利結構,即收益來源,便可以從權益類資產這一方向進行出發。
當我們關注到指數基金的基金凈值走勢呈上升趨勢時,可以用“數學公式”的方法來進行理解。簡單而言,即指數基金凈值=估值×盈利+分紅。
上述公式揭示了指數基金收益的三個核心來源:估值變動、盈利增長和分紅收益。在分紅確定的情況下,影響凈值變動的主要為估值與盈利情況。
指數基金走勢變動,會受到估值變動的影響。資本市場如同一個拍賣會,投資者可以通過“喊價”的方式,去判斷一項資產的價值。當市場情緒高漲時,人們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而當悲觀情緒彌漫時,價格可能被壓低。因此,在指數基金的投資中,估值是一個重要的變量。
也就是說,估值主要反映了市場對于未來的預期,其估值會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在市場低迷的時候,不同的資產可能會出現被低估的情況,而此時或是入局股票指數基金的時機。等待市場情緒恢復,投資者或能從中獲利。
然而,估值的波動本質上是難以預測的。市場可能因為宏觀經濟、突發事件等原因有所起伏,所以若只依靠“估值之差”所帶來的收益可能并不可靠。在此情形下,投資者同樣還需要尋找一些估值長期處于合理區間的資產進行投資,并等待股票資產估值修復。
簡言之,如若投資者想要指數基金在市場上獲利,則需要觀察指數走向,并判斷資產是否被低估,此時或是入局指數基金的好時機,待估值回調。另外也要兼顧投資風險,分散投資。
?
二、容易被忽視的基金分紅
如果說估值變動來自于市場情緒的變化,那么指數基金凈值增長的另一個核心因素“盈利增長”則是推動指數向上攀爬的真正動力。
長期來看,權益類資產,像是股票這類型的資產,回歸其本質在于企業的基本面,也在于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而這項能力同時也體現出企業的價值。
股票指數基金由一籃子股票組成,企業的盈利情況最終會體現在股價上。而背后的企業隨著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其盈利不斷增加,或也意味著市場與行業情況的逐步向好,隨之帶動指數基金長期回報的提升。因此,投資指數基金,實際上是對于企業的一種長期投資,同時也意味著,“盈利增長”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核心之一。
而在股票市場上,除了企業自身價值增長,盈利所帶來的收益以外,其股息分紅同樣值得關注。股息分紅也是投資回報的來源之一,許多指數基金持有的部分企業會定期派發股息,而這些企業分紅能在指數基金的長期投資中發揮重要作用。
指數基金的分紅,如同企業向股東支付“利息”,雖然單次金額可能不大,容易受到投資者的忽視,但經過長年累月的累積,其收益成果或會讓人眼前一亮。若投資者長期持有一只股息率較高的基金,通過分紅再投資,長期下來能夠形成“滾雪球”效應,進一步提升長期回報。
其中,在市場震蕩期,部分穩定的企業能夠有持續穩定的分紅收益,例如嘉實紅利精選混合發起式A、工銀紅利優享混合A這類的紅利指數基金則主要關注這一類型的企業。
然而,盡管分紅能夠提供額外的投資回報,但也要關注其他行業的相關情況,例如某些科技行業的企業傾向于將大部分利潤投入到研發和擴張之中,從而影響分紅。因此,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時,也可以根據從行業方面考慮分紅的因素。
綜合來看,股票指數基金的收益來源主要包括估值變動、盈利增長以及分紅收益三個因素。“估值變動”主要來自于市場情緒等因素影響所帶來的短期收益,“盈利增長”則是推動指數長期上漲的關鍵,“分紅收益”則為指數基金提供額外的回報。
因此,投資者若想利用投資指數基金獲利,便要在以上三個方面上下功夫。首先是要在低估值時買入,在市場情緒相對悲觀、估值相對較低的情況下買入,以爭取未來的回報空間。另外要選擇“長期投資”,關注盈利能力較強以及行業競爭力相對較強的企業,由這些企業所組成的指數基金。同時,對于持有還要保持耐心,并充分利用分紅再投資提升復利效應。簡言之,投資者需要低估時買入能夠長期增長的指數基金,并耐心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