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A500ETF增量資金中的很大一部分或來自滬深300ETF的贖回。
首批中證A500ETF的熱度還未散去,第二批又來了。
在11月1日獲批之后,第二批中證A500ETF已相繼于11月5日、7日啟動發行。
從發行首日戰績來看,表現優于首批。其中,華夏中證A500ETF(512050)僅用一日便率先完成20億的發行目標,打破了此前由嘉實中證A500ETF(159351)創造的四日“售罄”紀錄。
提前結募,僅體現了中證A500ETF火爆的一面,上市后的持續“吸金”效應,也進一步證明了該產品的受歡迎程度。
以深市的國泰中證A500ETF(159338)為例,Wind數據顯示,該基金上市后僅用了7個交易日,規模便率先突破100億元,并且在此后的10個交易日,規模再度突破200億元。
滬市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是連續17個交易日獲得資金凈流入的富國中證A500ETF(563220)。根據上交所數據,截至11月7日,富國中證A500ETF最新規模接近90億元,最新份額也達到85.58億份,規模和份額均位列滬市第一。同時,該基金近10個交易日資金流入近54億元,以170%的份額增幅在全市場同類產品中位居第一。
截至11月7日,首批10只中證A500ETF的規模從200多億元迅速猛增至超過900億元。
值得玩味的是,此前資金持續涌入的滬深300ETF,近一段時期卻出現規模不斷縮水的跡象。
有業內人士猜測,中證A500ETF增量資金中的很大一部分或來自滬深300ETF的贖回。
對此,基哥從多位險資投資人士口中得到了證實,主要是一些大的保險公司在做切換的動作,贖回管理費率較高的滬深300ETF。
關于這一點,從數據上也可以得到驗證。
從目前規模排名靠前的多只滬深300ETF近期的份額變動情況來看,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水。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華泰柏瑞、嘉實、易方達、華夏旗下滬深300ETF的份額,較中證A500ETF上市之初,分別縮水了6.03%、2.81%、2.45%、0.11%。
贖回的資金則被險資部分用于購買中證A500ETF。某險資投資人士透露,現在規模靠前的某只中證A500ETF的“買家”中,就有上海幾家比較大的保險公司。
為何這只產品備受險資的青睞?上述險資投資人士表示,這家基金公司在該產品上的預算給到了一個億。
事實上,重視中證A500ETF的基金公司,遠不止這一家。一些基金公司為了能拿到首批中證A500ETF的入場券,由公司總經理直接掛帥。
基金公司為何如此重視中證A500ETF?
一方面,過去一年寬基ETF的吸金力度,讓各家基金公司看到,寬基ETF已成為公司規模重要的增長點,包括社保基金、險資在內的長線資金,在布局權益市場時,都會借道寬基ETF入市。
另一方面,此前上市的中證A50ETF在市場中掀起了一波熱潮。中證A50ETF的成功推出,也使得一些當時未能參與布局的基金公司,將希望寄托在中證A500ETF之上。而一些期望將ETF業務做大做強的基金公司,則希望能夠再造一個頭部寬基ETF,從而實現在這一領域的彎道超車。
更為重要的是,中證A500ETF所跟蹤的中證A500指數,與上一代“以滬深300為代表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的指數相比,在行業均衡、新興行業覆蓋、ESG投資理念、互聯互通等方面更具特色,與標普500等國際主流寬基指數編制思路更貼合。
因此,中證A500指數有望成為國內指數的“新標桿”,而中證A500ETF也將成為機構投資者繞不開的重要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