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訊雜志社
撰文:李康
近期,江西天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新藥業,股票代碼:603235)掛牌上市兩周后,股價就跌破發行價,讓一上市就賣出中簽股的投資者深感萬幸,讓新買入的投資者“嗚呼哀哉”。
《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天新醫藥除了受醫藥股整體表現不佳的大環境影響外,其近期業績的不理想或也是天新藥業今日股價大跌的原因之一。并且,在主力產品價格下跌時,天新藥業也感嘆研發產品種類有所不足。
對此,《商訊·公司金融》就天新藥業的諸多經營問題,函至天新藥業并多次致電,但均未有人接通,截至發稿前,也尚未得到任何回復。
?
上市兩周時間就“破發”
醫藥新秀天新藥業上市剛一個月的時間,股價就出現“破發”的情況。
資料顯示,天新藥業成立于2004年9月,主要從事單體維生素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包括維生素B6、維生素B1、生物素、葉酸、維生素D3、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維生素E粉等,廣泛用于飼料、醫藥和食品等下游領域。日前,天新藥業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共發行4378萬股,發行價為36.88元/股,募資總額為16.15億元。
7月12日,天新藥業正式掛牌上市,當天股價盤中觸及53.11元/股高位后,便開啟一路下跌模式,雖偶有回彈,但力度不大。自7月26日起,天新藥業就已處于“破發”狀態。截至8月24日,天新藥業的收盤價為34.64元/股。
其實,上市首日如果賣出,天新藥業新股每簽可盈利近8000元,可就在上市次日,天新藥業開盤便一字跌停,且遭10萬手近4.9億元資金封單,這讓投資者措手不及。
?
半年報業績承壓
天新藥業除了受整個基本面的影響外,業績不理想,或成為天新藥業股價“破發”的原因之一。
根據8月23日天新藥業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1 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2.05%,實現歸屬凈利潤4.01億元,同比上年同期下降4.40%。
從主營收入來看,天新藥業稱其產品不但暢銷國內,而且遠銷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等世界各地,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具有較高的行業美譽度。其中,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全球領先。
2022年上半年,天新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12.09億元,同比下降3.14%。其中,維生素B6的銷售收入為4.31億元,同比下降11.39%;維生素B1的銷售收入為4.53億元,同比下降3.82%,生物素的銷售收入為1.11億元,同比上升4.77%;其他收入為2.18億元,同比上升15.33%。
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作為天新藥業的主要產品,上半年的銷售情況并不理想,作為此前一貫是銷售最高收入的維生素B6已不如維生素B1的收入。三大主要產品的毛利率更都是處于下降狀態。維生素B6的毛利率為45.66%,同比下降4.74個百分點;維生素B1的毛利率為41.87%,同比下降5.12個百分點;生物素的毛利率為49.60%,同比下降3.26個百分點。
對于營收凈利潤的下降,天新藥業在半年報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到國內疫情反復、國際形勢變動等因素的影響,維生素行業的國內外需求均呈現相對平淡的狀態;同時,大宗商品價格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波動較大,對維生素行業的原料成本產生了不利影響。
另外,《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管理費用與研發費用的增長或也是減利潤下降的原因之一。今年上半年,由于職工薪酬及中介費用、研發項目較同期增加,天新藥業的管理費用0.64億元,同比增長25.29%;研發費用為0.37億元,同比增長52.20%。
?
研發投入與研發費用的差異
《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雖然天新藥業作為國內維生素行業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但其研發投入有其自身的特點,并且投入規模卻低于同業上市可比公司。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天新藥業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10億元、1.20億元、1.34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43%、5.21%、5.33%。研發費用分別為0.48億元、0.49億元、0.5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38%、2.14%、2.34%。
對于研發投入與研發費用的差異,天新藥業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研發投入與研發費用存在差異,原因系公司在生產線上進行中試試驗或技術性驗證時產生的投入在試驗結束后形成可供出售的產品,該部分研發投入計入生產成本核算。
另外,天新藥業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9.96億元、22.65億元、24.66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為0.29億元、0.39億元、0.5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均在98%左右。具體從產品上來看,天新藥業主營單體維生素產品。天新藥業的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是其主要的產品,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的8成。
報告期內,維生素B6的收入為9.64億元、9.07億元、9.27億元;維生素B1的收入為8.14億元、7.93億元、9.03億元;生物素的收入分別為0.15億元、2.75億元、2.31億元。其他系葉酸、維生素 D3、維生素E粉等產品的銷售收入,合計占比較小。
從銷售收入情況上來看,雖然天新藥業的主營業務收入處于逐年增長的態勢,但主要產品的收入卻不理想,主打產品維生素B6的收入處于逐年下降的態勢,已從2019年的占比48.29%下滑至37.60%;維生素B1從40.79%下滑至36.61%,但較2020年有所提升;隨著生物素在2020年實現量產,生物素產品收入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之比達到12.13%,成為天新藥業主要產品之一,產品收入提升到2.75億元,2021年收入有所下滑至2.3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37%。
?
產品種類不足?
從銷量上來看,3種主要產品的銷量均呈逐年遞增的狀態,但主要產品價格均呈現較大幅度的波動,毛利率有所下滑。
報告期內,天新藥業維生素B6銷量分別為5845.10噸、6046.77噸、6393.41噸;平均銷售單價為164.89元/千克、149.92元/千克和145.07元/千克;毛利率分別為56.82%、56.35%和 49.13%,單價和毛利率呈現一定程度下降。
維生素B1的銷量為4377.70噸、4346.62噸、5591.38噸;平均銷售單價為185.97元/千克、182.33元/千克、161.49元/千克;毛利率分別為53.30%、56.48%和42.60%。維生素B1的價格與維生素B6一樣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單價隨著國內供應量增長呈下降趨勢,2021年的毛利率也出現了大幅下降。
生物素的銷量分別為6.54噸、60.20噸、107.44噸;平均銷售單價分別為2308.03元/千克、4565.48元/千克、2152.11元/千克;毛利率分別為-1.44%、65.94%和54.77%。生物素(折純)平均銷售單價2020年較2019年上升幅度較大。主要是由于部分生物素生產廠家停產,生物素產能不足,因此導致生物素價格上漲。2021年隨著產能恢復,生物素價格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隨著主要產品單價和毛利率的下降,天新藥業也意識到了自己在研發投入上力度不夠,導致了公司產品種類不足。
天新藥業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在現有產品領域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但產品主要集中在水溶性維生素,產品數量相對較少。公司現有各單體維生素品種的市場規模與維生素 A、維生素B5等大規模品種相比有明顯差距。
報告期內,天新藥業研發項目主要為成熟產品生產工藝的改進和優化、提升技術改進和完善環保安全方面的研發,對于新產品投入的研發金額較低。截止招股書簽署之日,天新藥業已擁有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
另外,招股書顯示,天新藥業在研發上的投入遠低于同業可比公司。報告期內,天新藥業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38%、2.14%、2.34%,而同期行業平均值分別為5.48%、5.99%、4.7%和4.69%,天新藥業的這一占比在同行中墊底。
對于天新藥業的研發能力及研發情況,《商訊·公司金融》函至天新藥業,但截止發稿前,尚未得到任何回復。
不過,8月23日,天新藥業披露的半年報中,研發費用可謂是“亮眼”。今年上半年,天新藥業的研發費用為0.37億元,同比增長52.20%。
?
實控人關聯公司涉貪腐案?
在天新藥業掛牌上市前后,《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有媒體曝出天新藥業的實控人及關聯公司曾涉貪腐案件,還有的報道質疑實控人其朋友涉嫌設立境外空殼公司投資天新藥業享受外資投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界面新聞報道稱,包括天新藥業實控人在內的多個許氏家族人士均卷入到臺州市天臺縣多個落馬官員的腐敗案。
根據2020年12月28日宣判的余昌杰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2004年至2009年期間,余昌杰利用擔任天臺縣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天臺縣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的職務便利,為浙江天新藥業有限公司在項目立項、獲取資金補助上謀取利益。2005年左右,為感謝余昌杰的關照,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許某邀請余昌杰投資,余昌杰因此將80萬元人民幣交給許某,2008年收回該80萬元,2009年許某支付給余昌杰175萬元。但事實上,2005年至2009年浙江天新藥業有限公司的年利率均不到20%。通過上述方式,余昌杰收受許某以投資回報名義所送的人民幣95萬元。
除此之外,許氏家族控制的浙江榮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天臺榮遠璟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也卷入至曾任天臺縣住建局局長齊益明的腐敗案,天新藥業共同實控人許晶正是上述兩家公司的受益人之一。
另外,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天新藥業分別分紅10.01億元、7.88億元、10.64億元,累計分紅28.53億元。這也就意味著三年時間,許氏父女從天新藥業共分紅21.05億元。
因實控人許江南和許晶,許晶系許江南之女,父女二人合計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73.79%的股份,所以超7成以上的分紅都進入了許氏父女的口袋。
??? 投資者也指出,一邊大額分紅,一邊上市募資。天新藥業及許氏父女的操作也是令投資者“迷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