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投資者網》喬丹
當2025年金融業改革進入深水區,政策紅利正從多維度重塑行業格局。全國兩會明確構建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國家數據局推動“數據要素×金融服務”場景創新,中央一號文件升級鄉村振興綜合金融支持工程,銀保監會相繼出臺政策,推動銀行保險業轉型升級,聚焦數字化與風險管理,政策紅利正沿著金融服務鏈、科技創新鏈、民生保障鏈形成系統化釋放。
政策工具箱的協同發力,既為保險業劃出服務實體經濟、應對老齡化、助力雙碳目標的戰略賽道,亦為頭部機構打開了科技結合生態的價值增長空間。
多重政策紅利精準對接中國平安的戰略核心,其“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布局與政策導向形成良性共振。作為國內唯一同時持有全金融牌照的綜合性集團,中國平安在近期發布了2024年年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展現出業績增長與戰略深化的雙重成效。在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下,平安如何借勢而上,推動自身業務的持續升級,值得深入探討。
政策東風勁吹
中國平安的戰略演進,始終與政策導向形成深層次共振。
2025年全國兩會為金融行業指引了發展方向。政府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鼓勵保險公司優化產品結構,特別是增加健康保險與養老保險的覆蓋,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這為保險行業,尤其是健康險和養老險市場,提供了重要的機遇。
在這一背景下,平安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模式已覆蓋超2.4億個人客戶、超400萬團體客戶,展現出了一定的市場滲透力與增長潛力。
此外,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延續了對“三農”發展的政策傾斜,鼓勵農村金融改革,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這為保險行業,尤其是涉農保險產品的推廣創造了新的發展窗口。面對這些政策導向,平安順勢而為,深化“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通過科技賦能優化業務模式,提高運營效率,進一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
在保險行業,隨著居民保險意識的增強和政策的扶持,健康險、養老險需求持續增長,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特別是在國家大力推動“健康中國”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的背景下,商業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平安憑借其強大的綜合金融能力,在健康險和養老險市場的布局更具前瞻性。
與此同時,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金融行業的重要趨勢,科技的廣泛應用正在改變傳統保險模式。從保險產品的創新到客戶服務的升級,再到風險管控的優化,科技正在推動保險行業向智能化、精細化發展。平安近年來在科技研發上的持續投入,使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建立了領先優勢,為公司的業務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營收凈利上揚
在經營層面,2024年中國平安實現營業收入10289.25億元,同比增長12.6%;凈利潤1266.07億元,同比增長47.8%。?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其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8.8%,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增長43.3%,保單繼續率穩步提升,渠道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財險業務方面,保險服務收入3281.46億元,同比增長4.7%,整體綜合成本率優化至98.3%,盈利能力穩步增強。
銀行業務的表現同樣穩健,凈利潤達445.08億元,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06%,撥備覆蓋率 250.71%,資產質量維持良好水平。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在保險資金投資方面,平安實現了5.8%的綜合投資收益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204.1%的高水平,遠超監管要求。截至2024年末,平安總資產達到12.96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充分展現了平安在復雜經濟環境中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強勁韌性。通過投資端的穩健增值與資本端的扎實儲備,公司正在構筑可持續發展的雙核驅動模式。
2024年,平安的分紅政策持續回報股東,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信任度。公司現金分紅水平連續13年保持上漲,擬派發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1.62元;全年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2.55元,同比增長5%,現金分紅比例為37.9%,公司在持續盈利的同時,始終關注股東利益,穩步提升回報水平。
AI賦能加速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平安的科技業務已成為推動集團增長的重要動力。平安深度融入行業智能化變革,積極擁抱AI大模型技術,正加速推進“智能金融+醫療養老”生態體系的構建,以科技驅動高質量發展。
依托多年深耕的技術積累,平安已搭建三層大模型體系,包括語音大模型、語言大模型、視覺大模型,并打造了三大金融數據庫、五大醫療數據庫,數據總量達到30萬億字節,躋身全球最大金融、醫療數據庫行列。
在金融服務領域,平安持續優化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構建了一體化智能語音坐席體系。2024年,AI坐席服務量達到18.4億次,覆蓋80%的客服總量,極大提升了客戶服務的精準度和效率。智能客服系統不僅能夠理解客戶需求,還能主動提供個性化金融方案,使客戶體驗更加便捷和高效。??
保險運營端也實現了智能化躍遷,智能核保率達93%,支持秒級響應,壽險保單閃賠占比達56%;車險圖像定損系統顛覆傳統流程,定損效率提升4000倍,閃賠服務占比突破56%。產險AI反欺詐系統同樣成效顯著,年度減損金額達119.4億元,同比增損10.4%,構筑起智能化的風險防控網絡。?
醫療科技領域同樣取得突破性進展。“平安醫家”AI醫療矩陣已覆蓋2000余種疾病診斷,推薦準確率達99%。醫生工作臺系統通過實時病情分析與方案推演,將輔助診療效率提升60%以上,有效緩解醫療資源供需矛盾。這種“技術+數據+場景”的深度融合,不僅重塑了金融服務鏈條,更在醫療科技領域樹立新的行業標桿。
從智能客服到醫療診斷,從風險防控到運營提效,平安正以科技創新為紐帶,打通金融與醫療兩大萬億級市場,構建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服務閉環。這種戰略布局不僅鞏固了行業領先地位,更為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范本,彰顯出科技賦能實體經濟的深層價值。
擘畫多元藍圖
面對未來,中國平安將錨定新質生產力,把握時代機遇。在業績發布會上,平安管理層明確了三大發展方向。
首先,深耕養老黃金賽道。平安將推動“到線、到店、到家”的全方位服務網絡覆蓋,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
其次,布局新質生產力。平安將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機器人等前沿領域,充分發揮險資的長期資本優勢,積極參與國家戰略產業的投資,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最后,強化風險韌性。公司將持續優化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有效控制存量業務的利差損風險,并大幅緩解新增業務的成本壓力,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平安的穩健經營與科技創新戰略使其在行業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在老齡化與數字化雙重浪潮下,這家金融巨頭的進化軌跡,或許正是中國保險業升級的最佳注腳。(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