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 | 姜 姜
編輯 | 蕭 蕭
1915年,瀘州老窖的前身——溫永盛“三百年老窖大曲酒”在首屆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首次在國際舞臺上獲得認可,標志著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的開端。
一百一十載春秋更迭。2025年3月1日(農歷二月初二),“逐浪前行 中國濃香”2025年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在酒城瀘州東門碼頭舉行。
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既是中國濃香出海110周年的歷史回響,更為行業帶來了一曲關于品牌文化升維表達與白酒國際化敘事的現代交響。
01
東門碼頭的時空折疊
照見品牌文化升維表達
踏上瀘州東門碼頭,江風裹挾著酒香與時光的氣息撲面而來。
▲封藏大典現場
青石板路上,民國裝束的商販搖著銅鈴叫賣“溫永盛大曲”,酒肆旗幡獵獵,戴圓頂禮帽的商人與長衫賬房穿梭其間。1915年溫永盛“三百年老窖大曲酒”出海的盛景被生動演繹出來。現場嘉賓們驚嘆連連,紛紛參與互動,共飲美酒。
這是2025年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以下簡稱“封藏大典”)的現場。今年,封藏大典首次將主會場從鳳凰山遷至東門碼頭,以沉浸式場景重構中國白酒出海的“歷史原點”,契合“逐浪前行 中國濃香”的主題。
▲著名演員聶遠與百年前的溫永盛酒坊釀酒人在大典現場“穿越時空”對話
今年封藏大典別出心裁,以古今對話的形式演繹了從祭祀、出酒到封藏、共享的流程,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品牌文化升維表達——通過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創新演繹、傳播,構建起消費者感知中國白酒文化的表達體系。
2008年,瀘州老窖首開行業先河,恢復祖制開啟“封藏大典”,至今已舉辦18屆。
2023年,“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入選第六批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名不虛傳的“非遺大典”。可以看到,瀘州老窖始終以前瞻者的姿態,不斷引領中國白酒文化表達。
▲1573國寶窖池群
當前,白酒市場消費正在經歷品質化升級,消費需求正在進行“量質轉換”,白酒消費進入“品味文化、品味價值、品味生活方式”的3.0創意新時代。
封藏大典也跟隨市場趨勢不斷升級創新,逐漸演變成為瀘州老窖的“超級文化工程”,其本質是中國名酒對消費代際更迭、白酒認知變遷的主動應對。
02
越洋出海
從濃香出海到全球敘事
一聲“出酒咯”響起,打破祭祀帶來的莊重和寧靜。在萬眾矚目中,新釀的9壇國窖1573春釀緩緩抬出,酒香四溢,沁人心脾。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單霽翔,乒乓球世界冠軍許昕等多位品鑒嘉賓一起品鑒這春釀原酒,感受其中的歷史與匠心。
▲嘉賓品鑒國窖1573春釀
在這場封藏大典中,我們可以看到瀘州老窖自1915年溫永盛“三百年老窖大曲酒”濃香出海之時起,就不斷加深的出海底氣。
其一,百余年活態釀造的當代轉譯。
多年來,瀘州老窖憑借悠久的歷史、“活態雙國寶”的核心資源與濃香型白酒的獨特釀造體系,被譽為“濃香鼻祖”,擁有獨特的行業地位。
▲瀘州老窖亮相2025澳網公開賽,為勝利時刻干杯
其二,文化符號的跨界演繹。
十八年來,封藏大典從民俗儀式升級為文化IP,將工匠精神轉化為可體驗的敘事。
此外,瀘州老窖還通過舉辦國際詩酒文化大會,以及與國際頂級賽事如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卡塔爾世界杯、WCGC中國賽等攜手合作,同時邀請國際音樂大師譚盾、國際藝術家蔡國強等各界名人參與,以文化、體育、藝術為橋梁,打破溝通障礙,加速品牌國際化進程。
▲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長 劉淼致辭
“瀘州老窖從未停止過探索國際化的腳步。”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在封藏大典現場講道,“讓瀘州老窖感動世界,讓世界品味中國,不僅是一份愿景,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如今,瀘州老窖產品銷售網絡已從亞洲發展到了北美、澳新、南美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15個國家的71個主流國際機場免稅終端建立品牌專柜。這不僅是商業版圖的擴大,更是一場以“濃香文明”為核心,力圖重塑全球酒水市場話語權的壯麗征程。
長江酒道短評:
當封藏大典從文化IP進化為文化價值表達體系,瀘州老窖正以全新的文化敘事手法,撬動整個產業的認知升維。連續十八載面向消費者的品牌表達證明:中國白酒的全球化,不是簡單的市場擴張,而是一場以文化為帆、科技為槳的濃香文明“遠征”。
在堅守與創新之間,瀘州老窖釀就跨世紀的回甘。讓世界通過一杯瀘州老窖酒,感知中國的濃香哲學。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致辭
此刻,110年前的汽笛聲似乎仍在耳畔回響,東門碼頭的江水攜帶著新的使命奔流。正如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所言,封藏大典以“逐浪前行,中國濃香”為主題,既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的堅定期許。
從長江到大洋彼岸,從活態窖池到世界味蕾,瀘州老窖正書寫著一部“逐浪者”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