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頂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蘋果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排行榜,百度智能云、華為云、阿里云、騰訊云等等多個平臺宣布上線DeepSeek大模型,DeepSeek概念開盤集體爆發,每日互動、美格智能、天娛數科、航錦科技等競價漲停,美國總統特朗普稱“DeepSeek為美國人工智能行業敲響警鐘”……
世界對DeepSeek的驚嘆還在持續。它干掉了GPT-3誕生以來最反人類的設定——讓人類學習機器人的語言,它讓一個普通人使用AI的門檻迅速降低——它值得爆火。
作為一直關注家居垂直領域前沿動向的新銳產經媒體,今天,家居新范式拋出6個和家居行業相關的預測,涉及市場預測、品類機會、出海趨勢、價格戰、職業挑戰、媒體投放等,來看看DeepSeek是如何回答的。
預測2025年家居市場行情?
蛇年新啟,家居人最關心的是,今年市場行情整體將如何?家居新范式先問了DeepSeek如何看待2025年的家居市場,回答還是挺驚艷的。
DeepSeek的回答框架基本上圍繞全球經濟環境、技術趨勢、消費需求變化以及行業競爭格局展開,它的主要預測結果如下:
市場規模預測:根據Statista和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2023年全球家居市場規模約8,000億美元,若保持年均5%-7%的增速,2025年市場規模可能達到9,000-9,500億美元。
關鍵領域增長:智能家居設備的滲透率將提升,預計智能家居市場年復合增長率(CAGR)將保持在10%-15%;亞太地區(尤其是印度、東南亞)的城鎮化加速和中等收入群體擴張,新興市場將成為全球家居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電商平臺(如亞馬遜、Wayfair)和DTC(直接面向消費者)模式的普及,可能使線上銷售占比突破30%-40%。
營收和凈利走向:營收方面,頭部企業營收增速或達8%-12%,行業整體營收增長預計在6%-9%之間。凈利方面,行業平均凈利潤率或維持在5%-8%,頭部企業憑借品牌溢價和規模效應可能達到10%-15%。高附加值的智能家居、環保家具的利潤率通常高于傳統產品(可達20%-30%)。
全球市場分化:成熟市場(歐美)增長相對平穩(3%-5%),需求集中在升級換代和智能化產品;新興市場(亞太、拉美)增速更快(8%-12%),由城鎮化、新房裝修和消費升級驅動;中國市場預計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政策支持(如“十四五”規劃對智能家居的推動)和本土品牌創新將加速行業整合。
總之,DeepSeek的分析和我們的判斷基本一致:總體回暖,分化加劇,改善崛起。不過,DeepSeek也提醒,在通脹壓力下,能源和人工成本上漲可能侵蝕利潤。而環保法規趨嚴(如歐盟碳關稅等)可能增加合規成本。
家居細分品類生意哪家強?
這幾年家居產業間的融合、分化加速,原來做門窗的可能轉做了定制,原來做定制的可能干起了裝修。很多家居人都在關心,今年哪些品類更值得加盟或者擴店?家居新范式問了DeepSeek,它針對不同背景的創業者,給出了幾大趨勢性產業及各自的優缺點、預測數據。
智能家居:針對有科技行業背景或資金較充足的加盟商,DeepSeek建議可以選擇溢價空間大的智能鎖、照明、溫控系統等智能家居品類,因為消費者對便捷性、安全性和節能性的需求正驅動產業增長。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超4000億美元。
健康家居:針對注重長期品牌價值、目標客戶為中高端家庭的加盟商,DeepSeek建議可以優先考慮品牌差異化易打造、客戶粘性強的環保健康家居(如無甲醛、低VOC涂料)。畢竟,環保家具符合“雙碳”政策趨勢,尤其在母嬰、高收入群體中需求旺盛。
定制家居:對于具備本地化服務能力、能對接成熟供應鏈的加盟商,DeepSeek建議可以加大客單價高、復購率高(如局部改造)的定制家居行業。DeepSeek認為,中小戶型占比增加,消費者追求個性化與空間利用率,全屋定制年增長率超15%。
適老與兒童家居:若是社區資源豐富、能精準觸達目標人群(如幼兒園、養老機構)的加盟商,DeepSeek建議可以嘗試行業標準化程度低、競爭尚未飽和的適老與兒童家居。主要是兒童家居越來越注重安全與趣味性,而老齡化加速下,適老產品如防滑地板、電動護理床需求上升。
家居軟裝與快時尚:對于擅長電商運營或具備設計資源的加盟商,DeepSeek建議可以主攻適合小成本創業、可結合線上快速鋪貨的家居軟裝與快時尚產品。畢竟,如今年輕群體偏好“輕裝修、重裝飾”,軟裝(窗簾、裝飾畫、擺件)復購率高,風格迭代快。
DeepSeek還結合自身與市場定位建議:一線/新一線城市優先考慮智能家居或高端全屋定制,契合高收入人群需求;二三線城市則側重環保健康家具或兒童/適老家居,性價比和剛需屬性更強。下沉市場以平價軟裝或多功能小戶型家具為主,貼合實用主義消費。
DeepSeek最后還給出了加盟品牌的三大關鍵決策因素:一是品牌支持:考察供應鏈穩定性、培訓體系、營銷賦能(如線上引流)。二是本地競爭:避免扎堆熱門品類(如過度飽和的全屋定制),尋找藍海市場。三是長期趨勢:關注政策(如舊房改造補貼)、人口結構變化(老齡化、單身經濟)。
哪些職位將被AI很快替代?
DeepSeek的爆火,以及它的開源,代表著AI技術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這也讓家居人不禁再次擔憂,哪些職位將很快被替代?DeepSeek回答了幾大領域及相關職位:
重復性制造崗位:生產線工人如家具組裝、五金配件生產、包裝等流程化工作,可能被AI驅動的機械臂和自動化設備取代;倉儲物流人員如分揀、搬運、庫存盤點等環節,可能被AGV、智能倉儲系統取代;噴涂/打磨工人可能被高精度噴涂機器人取代。
初級設計與規劃崗位:AI可基于用戶需求快速生成設計方案(如戶型布局、家具搭配),而AI工具(如酷家樂、三維家等),已能自動優化空間設計、材料選配,所以CAD繪圖員、基礎室內設計師、傳統家裝顧問前景堪憂。但創意性、情感化設計仍需人類主導。
客戶服務與售后崗位:智能客服(NLP)、聊天機器人、AI工單系統,將讓電話客服、線上客服、基礎售后支持加速消失,但復雜投訴或情感溝通仍需人工介入。
數據驅動的運營崗位:AI數據分析、預測算法、自動化營銷工具,在數據處理、模式識別和自動化決策方面效率更高,將讓市場調研員、傳統銷售分析師、基礎營銷策劃面臨挑戰。比如AI工具可自動生成廣告文案、社交媒體內容(如AIGC)。
傳統零售終端崗位:自助購物終端、虛擬設計/試裝系統減少了對人工導購的依賴。掃碼支付、無感結算技術(如RFID)已逐步普及,收銀員越發少見。AI可通過銷售數據優化商品陳列方案,甚至指導機器人調整貨架,陳列員變得不再必須。
DeepSeek認為,AI對家居行業的影響將呈現 “替代低效環節,增強高價值崗位” 的特點。短期內,重復性高、規則明確的工作最易被替代,而需要創造力、情感溝通或復雜決策的崗位仍難以被完全取代。從業者需主動擁抱技術升級,向 “AI+人”協作模式轉型。
價格戰快結束了嗎?
家居行業的內卷持續了多年,在消費降級的大趨勢下,產業價格戰一而再掀起,那么,2025年家居市場的價格戰是否接近尾聲?DeepSeek從不同維度分析了當前趨勢:
行業整合加速,頭部效應顯現:經歷長期價格戰后,部分中小品牌因利潤壓縮退出市場,頭部企業通過規模效應和供應鏈優勢鞏固份額,行業集中度提升后價格戰強度可能減弱。案例參考:2023年部分區域性家居企業倒閉數量同比增加15%,而TOP5企業營收逆勢增長8%-12%,顯示市場向頭部聚集。
成本端壓力倒逼轉型:原材料價格波動,如2023年進口松木價格同比上漲18%,五金配件受鋼材影響上漲10%,企業成本承壓,單純降價空間收窄。此外,環保/人力成本剛性上升,VOCs排放標準升級導致涂裝成本增加30%以上,一線工人薪資年漲幅約7%,倒逼企業轉向高附加值產品。
消費升級重構競爭邏輯:高端市場(客單價15萬+)年增速達25%,主打健康智能產品;中低端市場則陷入同質化競爭,使得企業戰略分化,價格戰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另外,消費者為設計服務付費意愿增強,2023年全案設計套餐占比提升至40%,單純產品價格競爭權重下降。
商業模式創新稀釋價格戰:頭部企業通過F2C模式降低流通成本15%-20%(如某品牌工廠直營店模式),價格優勢轉化為常態競爭力而非短期促銷。另外,AI設計工具使方案設計成本下降70%,VR體驗促成客單價提升30%,技術投入攤薄營銷費用。
政策導向影響市場結構:多地對環保家居產品提供5%-10%消費補貼,加速低端產能淘汰(如無醛板材產品市占率兩年內從35%升至58%)。而舊改政策釋放2.4億㎡年更新需求,局部改造訂單占比達65%,這類訂單更看重服務能力而非絕對低價。
DeepSeek給出了總體的趨勢判斷與時間節點:
短期(1-2年):中低端市場價格戰仍將持續,但促銷頻率可能從"月月大促"轉為"節點促銷",價格降幅收窄至5%-8%(原10%-15%)。
中期(3-5年):行業或形成"啞鈴型"格局——頭部企業通過技術/服務構建壁壘,尾部企業專注細分市場,中端市場洗牌加劇。
關鍵指標監測:建議關注企業毛利率變化(若連續兩季度回升至30%+)、新品溢價率(智能產品溢價可達50%)、經銷商退網率(低于5%預示市場趨穩)。
現在做“出?!边€來得及嗎?
家居出?;鸨?024,那么,現在再進入或者加大布局海外,還來得及嗎?家居新范式問了這個問題,DeepSeek分析認為,中國家居制造業的成本效率長期存在,綜合成本比歐美低 30-40%(世界銀行數據),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人工成本雖低,但配套產業鏈仍落后中國 5-8年(麥肯錫報告),支撐中國家居在全球的剛需仍然存在。
從需求側來看,全球家居用品市場預計以 4.8% 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2025年規模將達 8,370億美元(Statista,2023)。意味著2025年布局家居行業“出海”仍然存在較大機會,但需針對各個市場選擇不同策略。
新興市場:東南亞(越南、印尼)家居進口額年增 25%,中東(沙特、阿聯酋)中高端家居需求增長 30%(IMF)。
細分賽道:智能家居:全球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 1,750億美元(IDC),中國企業在智能家居領域占技術優勢。環保家居:歐美市場對FSC認證木材、可回收材料產品的需求年增 22%(尼爾森報告)。小空間解決方案:日本、新加坡等市場對小戶型家具需求增長 18%(日本經濟產業省)。
區域藍海:中東:沙特“2030愿景”推動家居進口額年增 20%,宗教節日消費季(如齋月)家居禮品需求激增;拉美:墨西哥家居電商滲透率從2020年的8%升至2023年的19%(美洲開發銀行)。
DeepSeek建議,市場選擇優先級上,短期深耕北美、東南亞(成熟電商生態),長期布局中東、拉美(高增長但需本地化投入)。避免扎堆競爭:例如避開沙發、床墊等紅海類目,轉向戶外家具、智能收納等細分領域。
在模式創新上,DeepSeek建議,通過TikTok、Instagram內容營銷直接觸達消費者(歐美Z世代購買決策受社媒影響占比 47%)。采用“小單快反”模式(SHEIN已驗證),將訂單響應時間從90天縮短至15天。
家居新范式的投入產出比如何?
家居新范式問了DeepSeek最后一組問題:家居新范式對于廣告主而言,投入產出比究竟如何?
令人驚訝的是,DeepSeek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內容定位、用戶畫像、行業資源匹配度等因素綜合出發,針對經銷商、設計師、家居高管等目標核心人群給出投入產出比(ROI)的判斷標準,試圖讓答案更有說服力。
DeepSeek認為,B端決策鏈路復雜,需長期內容培育信任,所以家居垂媒的內容專業性門檻高。若“家居新范式”定位為行業垂直媒體,且粉絲含大量從業者,ROI可能高于泛家居類賬號,觸達效率更高。
以下是針對性分析:
內容匹配度:家居高管關注戰略方向、行業競爭格局、商業模式創新等,內容需體現深度,若公眾號內容包含“大家居產業整合分析”“智能家居賽道研判”等,則高管粘性較強。內容包含“區域市場分析”“經銷商成功案例”等,則對經銷商有吸引力。包含“設計趨勢報告”“設計師專訪”“軟裝搭配技巧”等專業內容則對設計師有好感。
用戶群體畫像:需獲取第三方工具(如新榜)分析賬號值、粉絲標簽等,比如,地域分布是否覆蓋品牌目標市場(如一二線城市 vs 下沉市場),職業屬性是否有“經銷商”“設計師”“企業主”等標簽(可通過留言互動、問卷調查推測)。還有通過閱讀完成率、留言互動質量(高管/設計師更傾向深度互動),判斷活躍度。
DeepSeek還給出了具體的收益測算維度和投放策略:
核心收益維度:①品牌曝光價值:觸達行業決策者(高管/經銷商)的CPM成本高于C端用戶,但長期品牌溢價更高。②銷售線索轉化:經銷商加盟咨詢、設計師資源對接、企業戰略合作意向等,可通過“留資表單”、二維碼跳轉企業微信等方式追蹤轉化率。③行業資源整合:通過公眾號背書吸引優質合作伙伴(如與設計師平臺聯動),提升品牌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如發起行業白皮書)。
ROI估算參考:假設單次投放案例:投入1篇深度行業文章(1.5萬)+定向廣告投放(2萬)= 3.5萬元。產出:品牌高管曝光(覆蓋5000+行業人群)、獲取經銷商留資50條(假設轉化率5%,單條成本700元),則ROI可期。家居行業的參考值是,優質垂直號觸達B端人群的ROI約30-100%(取決于客單價與轉化率),但需3-6個月驗證周期。
投放策略:①數據驗證先行:要求公眾號運營方提供粉絲職業分布、過往B端合作案例。②分層內容策略:針對不同目標客戶、不同階段等,做不同內容側重。 ③資源整合升級:聯合公眾號舉辦線上峰會、設計賽事,吸引目標人群參與,或通過公眾號引流至私域社群(如微信社群、線下沙龍),提升轉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