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遍地開花”來形容2023年的音樂節毫不過分。
用“遍地開花”來形容2023年的音樂節毫不過分。上到北上廣,下到村鎮縣,可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音樂節,與過去贊助、冠名等傳統合作方式不同的是,今年品牌商們直接下場化身主辦方。無論是當下時髦的元氣森林還是蜜雪冰城,都在這場音樂潮流中分了一杯羹,就連江小白也憑借在長沙開唱的“江小白YOLO青年文化節”于社交平臺上圈了一波流量。
與元氣森林、蜜雪冰城等“新入局者”不同,江小白YOLO青年文化節早于2016年就開啟全國巡演,目前已成為知名說唱音樂節廠牌,堪稱是酒企里最會做音樂節的品牌。但與副業音樂節的紅火不同,江小白的賣酒主業卻在近幾年遭遇滑鐵盧。
2012年,江小白以“年輕人的第一杯小酒”橫空出世,盡管難喝的標簽總是緊隨其后,但卻不妨礙其成為一個營銷經典。2017年,成立5年的江小白銷售額超過10億元。2018 年,江小白小瓶銷售額達到 20 億元,賣出 1000 萬箱。到了 2019 年,江小白拿到了同品類 20% 的市場份額。
這顆冉冉升起的白酒新星自然吸引到了資本的目光,從2015年起,江小白先后獲得IDG資本、天圖資本、高瓴資本、華興基金、招銀資本等頂尖投資機構的青睞,一共完成了五輪融資。據36氪報道,2020年江小白獲得C輪投后,估值超過130億元人民幣。
然而一路順遂的江小白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的高光時刻,居然停留在了2019年。
2018年,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曾經立下豪言,五年后江小白的營收要達到95億。然而自2020年起,江小白的銷量就一路暴跌,短短一年不到,市場份額從巔峰時期的20%狂跌至0.5%。
同時,江小白又接連曝出內斗、虧損裁員等負面新聞,預期的上市計劃也被擱淺。現如今,時間已經來到2023年,但江小白的營收數據卻再也沒有更新過。
無可否認,疫情導致了江小白的消費場景大大萎縮,但另一方面,白酒巨頭們集體向下的圍剿也讓江小白無處招架。隨著茅臺推出小茅、五糧液推出小嘴酒,郎酒集團推出小郎酒,江小白主打的年輕市場收到挑戰,同樣受疫情影響,歪嘴小酒卻在2021年保持了40%的增長率,而小郎酒已經替代江小白成為小瓶酒細分市場的龍頭。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這種窘境,江小白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推出了另一大超級單品梅見。,數據顯示,梅見品牌成立三年以來在零售市場的總規模就已超過25億元,成為“新酒飲”第一個10億級單品,也成為了江小白的第二增長曲線。2020 年至2022年,梅見接連斬獲天貓618、雙十一等購物節果酒榜單第一的好成績。然而花無百日紅,梅見在今年的電商購物節敗下陣來,痛失2023年618電商平臺果酒榜單前三。跟江小白小瓶白酒一樣,果酒產品的低門檻讓眾多酒企聞風而動。有券商統計,目前包括江小白在內的部分生產青梅酒的主流廠商,他們的年產量能力總和,已經遠超市場目前的供給與需求。
今年夏天,江小白憑借音樂節又在社交平臺刷了一波流量,但在音樂節蹦迪的00后們又有幾個喝過江小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