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來的商業競爭是生態圈之間的競爭,這在互聯網圈已經成為共識。但實際上生態圈戰略適用于各行各業,以白酒行業為例,雖然與互聯網距離較為遙遠,但是生態圈已經成為各大酒企比拼綜合實力的關鍵。
首發 | 中訪網
責編 | 李 澤
未來的商業競爭是生態圈之間的競爭,這在互聯網圈已經成為共識。但實際上生態圈戰略適用于各行各業,以白酒行業為例,雖然與互聯網距離較為遙遠,但是生態圈已經成為各大酒企比拼綜合實力的關鍵。
這不僅僅是因為白酒是一個高度依賴生態資源環境的行業,而是在新的行業周期里,白酒企業需要以生態圈的韌性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當前,白酒行業面臨產業產能增長與需求放緩、消費動能不足等諸多矛盾,行業進入調整轉型期。在此背景下,部分酒企主動刺穿泡沫,積極調整,重構健康的企業生態,為下一輪增長周期蓄積力量。在這場行業變革中,洋河股份無疑是其中的積極推動者,并展現出了強大的決心與行動力。
1
堅守長期主義 重塑企業生態
2024年洋河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88.7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73億元;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10.66億,凈利潤36.37億元。
在行業深度調整的艱難時期,洋河股份并未將目光局限于短期業績增長,而是秉持長期主義理念,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重塑企業生態的工作中。
作為頭部白酒品牌,以及綿柔型白酒的開創者,洋河股份具備諸多顯著優勢。其地處世界三大濕地名酒產區之一,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白酒窖池群。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龐大的釀酒儲酒規模,全國化的渠道網絡布局等優勢,共同構筑起公司堅實的發展根基。
如何將這些核心優勢發揮出來?洋河股份近年來從企業生態著手,不斷優化產品矩陣,深化渠道改革,全力打造共贏生態圈。盡管這一系列舉措如同 “外科手術”,短期內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 “陣痛”,但從長遠來看,它們將進一步鞏固產品、渠道與組織基礎,有力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2
優化產品矩陣 順應市場潮流
從2016年高峰期的1358.4萬千升下降到2024年的414.5萬千升,中國白酒產能8年時間降幅超60%,而在此期間行業銷售規模卻從6000億元提升至8000億元,意味著中國白酒行業已經進入提質降量的階段。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群體的更迭,白酒消費呈現出多元化趨勢,結構性升級與消費分層現象并存。如今的消費者不再僅僅關注性價比,對質價比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酒企必須緊跟市場消費趨勢的變化,摒棄供給側盲目擴張、簡單復制的慣性思維,避免重復建設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實現從 “量” 到“質”的轉變。
在產品布局上,洋河股份摒棄全產品線策略,專注于產品結構的精細化、專業化調整。2021年,公司完成了715個SKU清理,使產品規劃更加清晰。成功煥新天之藍、水晶版夢之藍和雙溝珍寶坊等多款好產品。2022年,洋河股份繼續梳理淘汰218個SKU,鞏固核心產品夢六+戰略主體地位,加強水晶版夢之藍消費者培育。
經過這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之下,洋河成功打造出以高端引領、腰部支撐、大眾托底的多層次產品“黃金矩陣”。在高端市場,夢之藍系列尤其是夢之藍·手工班和夢之藍M9扛起了公司高端化發展的大旗;在次高端市場,洋河夢之藍M6+和夢之藍水晶版憑借較強的市場認知度和競爭優勢,持續貢獻穩定增量。
在大眾價位帶市場,天之藍和海之藍作為洋河的拳頭產品,憑借廣泛的消費者基礎和品牌忠誠度,保持穩健增長。今年3月份,有著“年銷一億瓶,年飲三億人”成就的海之藍,迎來第七代煥新升級。此次升級在包裝上引入全新的 “探索藍” 色調,同時延續經典的梅瓶造型。在釀造工藝上,基酒選用在傳統 “老五甑” 釀造工藝基礎上,儲存 3 年以上的陶壇基酒,并搭配 5 年陳年調味酒進行勾調,進一步優化酸酯平衡比例,使得產品品質相較于第六代有了顯著提升。
除此之外,洋河大曲和雙溝大曲在大眾消費市場持續發力,2024年貢獻了39.31億元營收。今年5月,主打性價比的“民酒”洋河高線光瓶酒也將全面上市,該產品以“名酒的品質、光瓶的便利、親民的價格”構建差異化的競爭力,為大眾消費提供全新選擇。
業內分析認為,在白酒消費分化之下,擁有強品牌力、寬價位帶產品矩陣的名酒企業更具發展優勢。強品牌力的白酒公司擁有堅實的消費者基礎,而產品矩陣涵蓋多價位段的名酒企業,能夠借助品牌勢能,更好地滿足性價比消費需求興起帶來的市場變化。
3
打造共贏生態凝聚發展合力
當下,白酒行業供需不平衡帶來的渠道庫存偏高、價格倒掛的問題突出,廠商關系面臨挑戰。在此情況下,酒企更需踐行長期主義,打造共贏生態,攜手商業伙伴共渡難關。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詹姆斯·弗·穆爾(James F. Moore)也即“商業生態圈”概念的提出者認為:“對大多數公司而言,唯一真正可持續的優勢來自競爭中的創新。而創新企業不能在真空中發展,它們必須吸引各種各樣的資源,吸引資本、合作伙伴、供應商和客戶來創建合作網絡。”
在今年3月份糖酒會期間,洋河正式推出了第七代海之藍。同時對第六代海之藍進行控貨,有利于提升消費體驗與經銷商利潤,構建更健康的渠道生態,洋河深刻踐行了穆爾的“商業生態圈”理念。
實際上,洋河一直致力于構建一種“共建、共享、共贏”的企業生態,并提出了“廠商共同體”的理念。從廠商共創1.0輸血階段到廠商共建2.0活血階段、廠商共贏3.0強血階段,再到如今的廠商共生4.0造血階段,洋河不斷推動廠商關系升級進階。
為了加強與經銷商的合作,洋河股份還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通過召開定期廠商會議、組建大商議事委員會、搭建經銷商意見反饋平臺等方式,探索廠商合作新模式。同時,公司起草了《洋河市場監管大法》《洋河經銷商保護大法》兩部管理大綱,從制度層面保障經銷商的正當權益。
洋河的共贏理念不僅體現在和經銷商的關系上,在利潤分配方面,洋河也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自2009年上市以來,洋河每年都進行現金分紅、從未間斷,已完成16次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528.53億元,達到上市以來募集資金總額的19倍,股息率達9.75%,位居白酒行業首位。
根據洋河股份《現金分紅回報規劃(2024年度-2026年度)》,未來三年洋河每年的分紅總額不低于當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70%,且不低于70億元(含稅)。真金白銀的高分紅不僅是洋河對自身經營實力與未來發展前景的高度自信,同時也深化了企業與股東之間價值共同體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