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五一的游客在熱門景點排起長隊,當朋友圈還在被“堵車”的照片刷屏時,聰明的旅行者早已把目光投向川陜交界的冷門寶藏城市——巴中。
來源 | 中訪網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當五一的游客在熱門景點排起長隊,當朋友圈還在被“堵車”的照片刷屏時,聰明的旅行者早已把目光投向川陜交界的冷門寶藏城市——巴中。
這個藏在秦巴山區里的“四龕福城”,曾是米倉古道的咽喉,商賈駝鈴的聲音在此回蕩千年。4月,隨著第十二屆巴人文化藝術節的啟幕、“天下米倉·四龕福城”文旅IP的發布,讓這座被歷史浸潤的城市再次煥發新生。
1
千年文脈繪就山水長卷
這個五一,當熱門城市陷入“人從眾”的擁擠時,巴中正以獨特的山水風情奏響假日序曲。光霧山的杜鵑在云霧中搖曳生姿,諾水河的溶洞群在光影中流轉千年,恩陽古鎮的石板路被無人機點亮,而那些逃離喧囂的旅行者,正用腳步丈量著這片土地的詩意。
“千年米倉道,早晚恩陽河。”5月1日晚,1500架無人機為恩陽區的人們帶來一場星空盛宴,以夜幕為畫布,用科技光影演繹千年浪漫,為市民與游客呈現了一場視覺奇觀。在成都讀大學的本地人小王現身說法:“巴中真的是火了,今年我室友都在問巴中的車票好不好買,問我哪里的美食好吃,想帶上家人一起來旅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巴中還多了一個不同的文旅IP——四龕福城。4月24日,巴中市舉辦“古道新韻”——“四龕福城”文旅IP暨投資機會清單發布會。此次活動依托南龕、北龕、西龕、東龕四大千年石窟資源,重磅發布“四龕福城”文旅IP,通過政策扶持與產業聯動,推動巴中將文化遺產保護與文旅經濟深度融合。
作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的故鄉,巴中將"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的精神刻入城市發展。在第十二屆巴人文化藝術節啟動儀式上,大型現代川劇《晏陽初》首演,讓晏陽初的教育理念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盡管官方統計數據尚未完全出爐,但從多個維度已能窺見巴中的旅游熱度。據公開信息,巴中東站五一期間預計日均發送旅客7000人次,較去年增長 40%,其中大多數客流目的地為光霧山和恩陽古鎮,搜索關鍵詞為“森林康養、非遺體驗”等。
當《晏陽初》川劇的唱腔回蕩在巴山大地,這座“中國十大秀美之城”正以獨特的姿態,在秦巴山水間繪就一幅產城融合的秀美畫卷。或許,真正的“世外桃源”不在遠方,而在那些用心經營的細節里。
2
工業強市跑出加速度
當巴山深處的杜鵑迎來盛放,巴中市2025年一季度經濟答卷正以亮眼數據勾勒出高質量發展軌跡。
據巴中市統計局數據,今年一季度,巴中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6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68億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3.37億元,同比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128.58億元,同比增長6.1%。
其中,工業經濟表現尤為亮眼。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高于全市GDP增速6.8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為23.3%,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狂飆18.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1.7、11.0個百分點,躍居全省第三,川東北經濟區第1位。
耀眼的經濟數據證明,這座曾經以農業為主的山區城市,正在經歷深刻的產業升級。
3
新質生產力構筑發展高地
近年來,巴中堅定不移實施“工業興市、制造強市”戰略,經歷從“資源依賴”到“創新驅動”的質變,新質生產力強勁發力,推動傳統產業脫胎換骨。
而新質生產力的勃發,離不開創新生態的厚植培育。2024年,巴中的工業提質增量,調增10平方公里工業用地,構建巴中經開區“一區多園”發展模式;扎實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和設備更新,銘誠微電子5G智慧工廠投用;通江27萬千瓦風電場等65個項目開工,化工園區加快建設......
站在新的發展節點,在新質生產力的賦能下,這片曾以“紅色老區”聞名的土地,正書寫著“綠色崛起”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