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祁玄/作者
今年以來,隨著新“國九條”的出臺,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的逐步實施,在近期國內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正面效果不斷顯現,市場預期和信心得到提升,資本市場呈現出回暖態勢,展現了較強的韌性。
此外,在資本市場提振的“牽引”下,基金也發揮了不錯的表現,其中指數化投資獲得不少投資者關注,部分增量資金通過指數產品持續流入市場。以滬市為例,2024年前三季度滬市寬基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資金凈流入超7,000億元。
?
一、跟蹤指數可以投資哪些基金?
ETF的全稱是交易型指數開放式指數基金,可以嘗試通過分解其中的內涵來進行理解。“交易型”指的是這款基金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入賣出;“開放式”則表示可在一級市場進行實物申購和贖回;最后提及的“指數化投資”,主要跟蹤標的指數。
即是說,ETF可以看成“交易+開放+指數+基金”,此時大致能從中概括出ETF所具備的特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不同的市場進行交易,其交易門檻并不相同。
在一級市場中,ETF的申購和贖回是以一定數量的組合證券進行的,簡單來說,就是用“一籃子股票”進行交易,這被稱為“實物申贖”。且申贖門檻相對其他類型的基金而言要高,例如某些ETF可能要求投資者達到至少數十萬或數百萬份申贖單位才能進行申贖的操作。
那么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轉向二級市場或是更好的辦法。其中,ETF聯接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更為便捷的方式,投資者可以通過銀行、基金銷售平臺等渠道,以現金方式申購和贖回ETF聯接基金,從而間接參與到ETF的投資中。
例如,易方達上證50ETF和易方達上證50ETF聯接基金A,兩只基金分別在場內和場外交易,也就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上交易,后者相較前者來說則無需開通證券賬戶且交易便利。
ETF聯接基金與普通的指數基金相比,亦有區別。ETF聯接基金的投資標的是ETF,為間接跟蹤ETF的形式。普通指數基金跟蹤標的指數,投資指數所對應的成分股,屬于直接投資。
例如鵬華中證500指數增強A與鵬華中證500ETF聯接A。前者跟蹤中證500指數,直接投資中證500指數下的成分股,成分股組合比例可經基金經理進行調整,而后者主要跟蹤ETF指數,基金經理所能調整的地方較為有限,相對而言較為被動。
除此之外,ETF聯接基金緊跟投資標的,其盈虧透明度較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操作風險,此時,投資者還可以嘗試采用定投的方式,進一步分散風險。
?
二、挑選合適的ETF,搭配投資策略“添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投資者的對于自身的投資目標以及對于風險的態度不一樣,挑選ETF聯接基金有時并不能完全匹配到投資者自身的需求。
不同的投資目標會影響對ETF聯接基金的選擇。例如,如果是長期資產增值,可以選擇跟蹤大盤指數的ETF聯接基金;如果是短期收益,可以關注行業主題類的ETF聯接基金。同時,還要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指數。
在選定指數后,還要關注其他ETF的相關信息,例如ETF的跟蹤誤差,成交額、基金規模等相關信息及變動情況。
ETF的跟蹤誤差越小,表示ETF與指數之間的關系緊密;若ETF的成交額或規模大,可從側面說明基金的流動性強,買賣方便,獲得許多投資者的歡迎。
此外,也可以觀測夏普比率指標,該指標是基金績效評價標準化指標,主要用于衡量基金每承受一單位總風險會產生多少的超額報酬,是同時對受益與風險加以考慮的綜合指標,在挑選時傾向夏普比率較高的ETF。
在投資策略上,也有許多不同的策略可供選擇,譬如將不同的策略相互結合。
首先是ETF的長期策略,該策略一般采取被動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具備交易費用低,監控投入少,操作簡單等特點。
定投策略則是投資者按照一定的時間周期,將資金分期進行投資的形式,也被稱為定期定額投資。該模式基于投資者對基金未來收益的良好預期,另外還能分散交易時點,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
此外,ETF的資產配置策略,該策略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包括戰略資產配置、動態資產配置、戰術資產配置。
其中,戰略資產配置是一種為長期投資而準備的策略,通過選擇資產類別、調整其分配比例的方式,達到控制風險、實現收益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動態資產配置是在確定了戰略資產配置之后,對應其配置的比例進行調整。戰術資產配置則是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對資產進行快速調整,以達到獲取短期收益的方法。
也就是說,根據投資時間的長短,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資產配置策略。但在以上三種策略當中,戰略性資產配置是實現投資目標的關鍵策略。另外,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鼓勵培育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因此長期投資也受到許多投資者的重視。
?